陰陽五行歸納表。陰陽學說為遠古華人哲學系統中的一環,陰陽符號首見於甲文,完整文獻存於周易,據此推論「易」應早於周前即已存在。
五行見於尚書,風行於春秋戰國。陰陽五行的理論也於此時期被帶入整個華人醫學體系中,作為論理的工具,它也是「內經」組成的主體,更是內經之後所有華人醫學論著的必要基礎。
個人試將「內經」素問陰陽應象篇等等內容歸納成以下圖表,作為應用時的參考。
※生、成之數與洛書或後天卦有關。(參考)。
※未學曾試著任陰、督陽起始,單用陰陽而棄五行,陰陽上掛陰陽,爻上安爻,中再分動靜或言正負,表十四經與臟腑之間的關係等,此法似乎簡易可行(參考)。
※五行的應用,應受古印度的影響有關。StarKang 製表
THE PLANT FLAVOR 植物的風華 1999年9月19日初版ISBN 957-97408-1-X 增修版ISBN 957-41-1056-7.2009年電子修正版試刊.請勿轉載
關於
-
近期文章
文章分類